叶片泵故障及排除方法 表2-15
故障现象 |
故障原因 |
排除方法 |
使用中的泵 |
新安装的泵 |
泵高压侧
不排油 |
•吸油侧吸不进油油
•位过低
•吸油滤油器破脏物 堵塞
•叶片在转子槽内卡 住
•轴向间隙过大,内 漏严重
,吸油侧密封损坏
,换新油粘度过高, 油温太低
•液压系统有回油情 况 |
•油温过低,油液粘 度太高 |
•增添新油
•过滤油液,清洗油箱
•检修叶片泵
•调整侧板间隙,达到规定 值(如垫片)
•更换合格密封件
•提高油温
•检查液压回路 |
泵不吸油 |
|
•泵安装位置超过规 定
•吸油管太细,或过 长
•吸油侧密封不良, 吸入空气
•泵的旋转方向不对
•不是上述原因,就 是泵不合格 |
•调整叶片泵的吸油高度
•改变吸油侧,按规定安装
•管接头和泵连接处透气, 改善密封
•改变运转方向
•更换叶片泵 |
泵排油而 无压力 |
•溢流阀卡死,阀质 量不良,或油太脏
•溢流阀的弹簣断了
(此情况很少发生) |
,溢流阀从内部回油
•系统中有回油现象 |
•先拆卸溢流阀检査
•检査溢流阀
•阀有内部回油,査换向阀
•检査调压弹簧 |
续表
故障现象 |
故障原因 |
排除方法 |
使用中的泵 |
新安装的泵 |
泵调不到 额定压力 |
•泵的容积效率过低
•泵吸油不足,吸油 侧阻力大
•溢流阀的锥阀磨 损,在圆周上有痕 迹 |
,油中混有气体,吸 油不足 |
•检修叶片泵更换磨损的零 件
•检查吸油部位,油位和滤 油器
•将溢流阀的先导阀卸下观 察提动阀有无痕迹更换溢 流阀或零件
•査吸油侧有进气部位 |
泵有噪声 |
•轴颈处密封磨损进 入少量空气
•进入油箱回油管露 出油面,回油产生 气体
•吸油滤油器被脏物 堵塞
•配油盘、定子、叶片 等件磨损
•若为双联泵时,高 低压两排油腔相通 •噪声的产生原因, 多数情况是吸油不 足造成的 |
•两轴的同辆度超出 规定值,噪声很大
•噪声不太大,很剌 耳,油箱内有气泡 或起沫
•有轻微噪声并有气 泡的间断声音
•波油器的容量较小
•吸油发声阻力过 大、流速过高,吸油 管径小
•除两轴不同轴外, 就是泵吸空所造成 的 |
•调整电机、泵的两轴的同 轴度
•吸油中混进空气造成回油 中夹着大量气体检査吸油 管路和接头
•泵吸油处透气,査吸油部 位的连接件,用黄油涂于 连接处噪声即无,从新连 接
•更换大容量滤油器
•加大吸油管直径
•更换自紧油封
•往油箱内灌合格液压油
•过滤液压油,清洗油箱
•检査泵更换新件,或换新 泵
•检修双联泵,或更换新泵
•查出吸油不足的原因,及 时解决
•査找原因,再针对问题及 时解决 |
续表 |
故障现象 |
故障原因 |
排除方法 |
使用中的泵 |
新安装的泵 |
|
•泵的工作压力,超 过额定压力 |
|
,将溢流阀的压力往下调到 额定值 |
|
•新换泵时,转子侧 面间原过小 |
|
"检查泵内轴向间隙如何? |
|
•油箱的油不足 |
•油箱的容量太小, 回油未能稳定,泵 又吸走 |
•加大油箱或按标准油箱结 构制造 . |
|
|
•油箱内的吸油管和 排油管过近 |
•两管距离应远些,油箱中 加隔板 |
泵不正常 发热 |
|
•泵内转子、侧板、配 油盘轴向间隙过小
•溢流阀造成的发热 有: |
•属于泵质量欠佳,更换泵 |
|
|
1.泵起动就有负 载,油全部从溢 流阀回油箱 |
1.设计卸荷系统,执行元 件不工作,泵应无负载 |
|
|
2.泵的流量大于执 行元件的流量, 大部分油从阀溢 回油箱 |
2.泵的流量应与控制元件 流量合理匹配 |
|
|
3.泵的压力过高, 超过额定值 |
3.把溢流阀的压力往下调 |
外部漏油 |
•密封件老化或损坏 变形 |
•漏油原因多种情况 |
•更换合格的密封件
•详见第五章漏油部分 |
|